邮政三级物流体系优化为乡村振兴再引活水
2022-01-13   

 

    近日,我省出台《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将健全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我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成功样板,省邮政分公司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中不断优化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加强线上流量平台运营,加快线下产销平台拓展,在构建邮政县域新发展格局上,迈出坚实步伐。

供给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邮政员工与民营快递人员在邮快合作站点交接邮件

    “原来下乡下村里送件都是用摩托车,一旦遇到邮件多或者下雨、下雪,邮件送达的时间不能保障,而且也不安全。自从三级物流体系优化后,我们开上了厢式货车,邮商合作也逐步展开,帮助店主往下面商店配送,既减轻了店主的送货压力和费用,投递员有业务配送酬金,也让百姓更加认可邮政的投递配送服务。”说起现在的投递方式,一名县邮政投递员很高兴。

    2021年,省邮政分公司制定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拿出23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市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成本补贴。在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上,采取“私车公助”等方式,实现农村投递汽车化,已配备载重1.5吨以上厢式投递汽车566辆,日物流配送能力提升245%,达到1133吨;建制村触达率100%,服务人口1863.19万人。感受到邮政的变化,村镇百姓也很高兴,“以前想在家邮大件,投递员的摩托车根本放不下,得跑到县城去邮寄。现在的投递员换上了大货车真带劲儿,以后我们再有大件也能不出门就邮寄了。”

    据悉,省邮政分公司对全省71个县、6961个建制村(不含城中村和镇中村)农村投递线路进一步优化,目前,全省邮政优化后的农村投递线路共计758条,实现建制村全覆盖,三级物流体系供给能力及服务能力扎实稳步地持续提升。

三级节点建设不断加强

邮政员工走访农户,为农户开辟农产品进城渠道

    林甸县四合乡合胜村合兴顺食杂店是林甸县邮政分公司发展的村邮站,服务范围覆盖10个屯的1000多户村民。“邮掌柜”荣继亮应用邮掌柜系统管理商超,越用越得心应手,他说,邮掌柜系统不仅加强了对商品进销存的管理,还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省邮政分公司不断加强三级节点建设,完善节点服务功能。在县级中心,采取“建租结合”方式,通过新建、现有场地改造扩建、租赁、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开展三级物流体系的县级枢纽节点建设;在乡镇中心(乡镇支局所),选择周边乡镇、村屯比较密集的区域中心乡镇支局以及二级干线邮路上的乡镇支局设置中途转接点,作为三级物流体系中县乡邮路与投递线路的联结点;在村级站点,在已建成建制村邮乐购店、村邮站的基础上,对空白建制村选取商超、村委会进行新建补充,建设三级物流体系的末端节点。

    目前,全省邮政已累计建成县级中心71处,仓储面积49408平方米,较建设前提升51.5%。全省邮政三级物流体系经络的梳理优化,激活了全网快速成长的能量素。

农民商家政府三方点赞

邮政员工为蔬菜批发合作商户配送货品

    省邮政分公司三级物流体系采取建设与运营同步、运营反馈建设的方式,以“农民满意、合作商家满意、政府满意”为建设运营终极目标,不断调整、修正资源配置、提升运营能力,经过实践验证,基本实现了“三满意”的目标,社会效应初步显现。

    全省邮政“邮快合作”覆盖率达100%。虎林市宝东镇凉水村农民手里拿着邮政投递员送来的申通电商包裹高兴地说:“以前私营快递公司送件只送到乡镇,村民们取件费时又费力。现在几乎所有邮政件都给我们送到家”。2021年,全省邮政累计通过乡镇支局网点及村级站点代投快递包裹1285.57万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稳步提高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

    仓配一体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林口、汤原等县邮政分公司利用厢式车辆运能优势,通过车辆富余空间为县域干调、粮油、果蔬、日用品、农资、药品等经销商提供县、乡、村的商品配送物流服务,不但为商家节省了专车配送的成本,还缩短了商品配送到达的时限。

    省邮政分公司积极与省内交通、商务、农业、邮政管理等政府主管部门及地方进行对接,开展政邮合作,争取政策支持。与省商务厅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范围涉及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直播电商共享基地建设、跨境电商通道等11项重点合作事项。不断优化升级的三级物流体系正在对邮政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实现了普遍服务、寄递业务、金融业务、农村电商“四梁”协同发展。